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科专业  
  • 2025
  • 05/15
  • 09:08
  • 作者:mzyyxy
  • 访问量
  • 字体
  • 分享

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党支部、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党支部到校开展支部党建共建活动

 

民医药讯(教师党支部供稿)2025年5月15日下午,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保护传承好中医药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党支部交流,充分发挥党支部所在单位优势与特色,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党支部、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党支部与我院教师党支部以“传承中医药文化,‘丸’转非遗”为主题开展支部共建活动。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党支部书记施艳娟,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党支部书记张超等出席。云南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党总支委员、副院长陈普主持,院全体教师参加。

三方党支部集体深入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博物馆管理科科长孔春芹以“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为题讲授微党课。施艳娟介绍了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的历史文化及发展现状。

来自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的非遗传承人李恒详细介绍了大蜜丸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技艺承载着 600 余年的中医药智慧。在讲解过程中,李恒着重强调了大蜜丸制作从药材甄选、炮制,到蜂蜜炼制,再到搓丸成型等一系列复杂工序背后所蕴含的严谨与精妙。

在实际操作环节,老师们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大蜜丸的搓丸制作中。传承人专家现场示范,手把手指导老师们掌握搓丸的技巧。从将药粉与炼蜜充分混合揉成药团,到用搓条板将药团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再到在制丸木桶中把药条切割并搓制成圆润的药丸,每一个步骤都考验着老师们的耐心与细致。尽管过程中遇到了药团粘性不足、药丸成型不圆润等问题,但在专家悉心指导下,老师们逐渐掌握了诀窍,成功制作出一颗颗合格的大蜜丸,感受到云南传统中医药炮制技艺的神奇与精妙。

我院教师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参与,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入了解传统中医药制剂技艺,加深对中医药非遗的认知,为今后在教学与科研中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作为 “中华老字号”,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此次活动,公司将传统的大蜜丸制作技艺带到校园,让全院教师亲身感受非遗魅力,对于推动中医药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云南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与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计划继续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让更多师生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非遗传承培养更多新生力量,助力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Baidu
map